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5篇
心得体会的撰写促使我们对经验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提升个人认知水平,每一次的心得分享都是一次心灵的碰撞,让我们在交流中获得新知,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5篇,供大家参考。

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篇1
我通过了国学经典弟子规知道了要"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以后要尊敬老人,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哥哥的话。(许哿嘉的话)
10月的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哿嘉班主任李老师的电话,说哿嘉放学时打奶奶,啊!怎么会这样!原来奶奶去接哿嘉放学,他正和同学玩得高兴,不想跟奶奶走,奶奶去拉他时,哿嘉一反手打到奶奶脸上。李老师特意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事,奶奶是老人,又是长辈,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家长要怎样来他呢?特别是学校正在进行21天培养好习惯的训练,而且也在学习国学经典。"百善孝为先"怎样让哿嘉明白懂得这个道理呢?
回到家里,我和哿嘉爸爸商量吧奶奶接到我们家来住一段时间,我们做给他看,让他懂得什么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天晚上,我们一起去把奶奶接到家里来,首先我们向奶奶道歉,是我们没有好孩子,对不起奶奶,让哿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应该。
在奶奶住在我们家的这段时间,我们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向奶奶问好,下班回家,进门先去奶奶房间问好,吃饭时,哿嘉先给奶奶添饭夹菜,等奶奶吃了第一口后我们大家才开始吃饭。晚上我们一起读"弟子规",学习里面的内容。因为心里想着要给孩子言传身教做榜样,我们家长特别认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深深体会到这古人传下的《弟子规》是一本做人之道的宝典,浅显易懂的文字却蕴含着做人的真谛,不仅对于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如何经营我们的幸福人生,创造和谐的家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过去孩童都懂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知晓呢?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用餐时长辈不上桌,晚辈绝对不可以动筷子,"长者先,幼者后"有好吃的长辈先尝,这样子在我们晚辈的心中就扎下了"孝"的根。现在因为没有和老人住在一起,反而忽视了这些,通过这件事也让我们家长警觉,老祖宗的东西一定不能丢,不能忘。
哿嘉在我们的带领下早就知道了打奶奶是非常不对,非常不应该的事。现在不管走到哪里,他首先会想到奶奶,出门牵着奶奶的手,有好吃的先送给奶奶,笑容又重新回到奶奶脸上。学习"弟子规"让我们家受益匪浅!
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篇2
幸福,是一个很美的词,像花开一样没有声音,可是却让人感动得流泪。人们就像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一样,也无悔地追求着幸福。而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的幸福源于哪里呢?是那片蘸着奶酪的面包?还是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真正的幸福源于我们的感恩的心。这是在读了《弟子规》之后得到的感悟。
?弟子规》教诲我们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古语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刚出生的时候,我们是什么也不懂什么也没有的,我们只是带着一具躯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有那呱呱的哭啼声。我们人生中的一切所得一切幸福也都是父母给予的。只要我们去学学一门外语,我们就能体会当初父母我们讲话的辛苦了;只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挣一笔钱,我们就能体会父母为我们的生活奔波的劳累了;只要我们去尝试一个调皮的小孩我们就能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了。我们有了父母的关爱本是幸福的,但只有当我们真正的去感恩了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合家欢乐的幸福。
要如何感恩呢?父母对我们的索求并不多,只是孝顺,便让他们觉得欣慰。《弟子规》所教导的我们的感恩方式也是简简单单的生活礼仪。家和万事兴说的也就是一家人互相敬重互相关爱的幸福。一个人若是连父母都不能赡养,不能尊敬的话,如何能对别人友善呢?那他就更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礼让了。所有,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感恩的品格,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恩。每天早上起来关心父母的身体是否依旧硬朗,吃饭时间关注他们胃口是不是还一如以往,晚上睡觉留意他们会不会因为操劳过度而太疲惫,这些就是切切实实的感恩了。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做到了,那我们就是幸福的了。
我们不但要感恩父母的善待,更要感恩父母的斥责。虚伪之人常以笑脸相待,以阿谀奉承之语相赠,只有真正关心我们的人,真正为我们好的人才会斥责我们的过失并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缺点。有了父母的斥责,我们才知道什么可为而什么不可为,我们才有了正确的道德标准和法律意识。因此,今天我们的成就最大的功劳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这个感激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用心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所有这也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父母的爱和养育是一种幸福,去感恩这种幸福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幸福不需要寻找,只要用心去感恩,便已是身处幸福之中,而这份幸福恰恰是《弟子规》带给我们的思考所得的。
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篇3
今天看蔡老师的书,里面提到现代人都不喜欢自己照顾孩子有很多人都把孩子交给佣人,可是很多的佣人连普通话都讲不清楚,所以下一代的言语、语文的能力一直在下降。还有啊佣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态度,是把他当老板、当皇帝伺候。很多佣人带出来的孩子,要出门,双脚一摊,帮他穿袜子、穿鞋子,所以生活能力很低啊。这样的孩子,若你一失业,他可能会饿死。
佣人是没有办法用父母的态度教养你的孩子。还有,隔代教养。很多长者在做父母的时候是很理智的,当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个孙子怎么这么的可爱,他宠的不得了。孩子很聪明的,他知道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爸爸怕哼哼,爷爷怕哭,奶奶怕打滚……久而有之这个孩子就会爬到大人的头上,所以隔代不好,会宠,孩子还是自己带比较保险啊!最后还有电视电脑,孩子没有分辨的能力,在孩子的世界里不给他的好的他就自然会学坏的,现在很多孩子的言语非常的桀骜不驯而且粗鲁,这个啊都可能是跟电脑电视学的。
在大方广网站上有一篇文章叫做“电视带大的儿童”,大家可以去看看;科学已经研究出来,电视对孩子有很不好的影响。好,所以我们的了,孩子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的。现在人的都会说: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大家都会觉的,两个人不一起赚钱会饿死,你看我们爷爷那一代,夫妻两个只有先生在外面赚钱,而且还生了五、六、七个,他们有饿死吗?没有。
现在我们才养一个,还两个人赚,又怕饿死。我听到一个老师讲的实例,有一个妈妈想给孩子一个大的房子就不停的工作赚钱,好,大房子有了妈妈又想给孩子赚车,仍不停的工作赚钱,好,车有了妈妈又嫌弃不是世界名牌的车,还在不停的赚钱,好,世界名牌的车有了。她终于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可是那孩子已经成为一个任意妄为、肆意挥霍的的孩子,试问:你赚的很辛苦啊,那孩子花的很痛快,你在赚,他在漏。到最后孩子一无所长、一事无成更甚者作奸犯科,那时候我们做妈妈的就一辈子担心,这个很危险啊!
看了这章内容我的感触颇多啊,第一:我很多地方做的不好啊,有勤俭,以后要勤俭持家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从小扎根勤俭的态度,让孩子不会成为物质的奴隶;有布施少啊,以后要多布施啊!留钱给子孙,子孙未必守的住;留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冥冥之中留阴德,以为子孙长久之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啊!
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篇4
李毓秀的《弟子规》是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今天读来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当今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和古代的社会环境不能同日而语,读《弟子规》我想在现实和传统之间有没有一个承继关系?中国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得最多是一个“育人”的问题,所谓至乐莫如育人,怎样人,怎样增加修养,做一个完善的人?这是我们应从传统中继承和发扬的。在物质丰富、科技发展的现实环境下,很多人在精神上已没有依托,往往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指导原则,而在《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的总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教诲,以此成为做人的原则,那么我们在工作和学习时,就能加深自己的修养,在物质社会的时代不迷失,不动摇,时时保持清醒,和谐和同事之间、领导之间、亲人之间、朋友之间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和谐整个社会成员的关系,那么共建和谐社会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弟子规》中讲到日常起居、待人接物、外出求学等方方面面的行为标准和作人准则,提倡正人先正心。我从中深刻领悟,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之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严以对已,宽以待人,积极融入到团队当中,要尊重领导,认真完成领导所交待的各项任务,忠于职守,互相帮助,协作共事,作为服务窗口工作,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礼貌待人,微笑服务,做到百问不厌,应保持坦诚、公正、客观的态度对人对事,并且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提高工作效率。
?弟子规》对和谐家庭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细胞的健康才能保证社会机体的健康,其中“二十四孝亲图”在感化人的同时,也教会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对待亲人,也让我们思考在当今社会怎样去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试想,如果一个连父母长辈都不尊重、孝敬的人,一个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的人,如何能对别人以礼相待?这样的人能否让人信服与尊重?
?弟子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我们要从中领悟其精华,发扬中华美德,做一个完善的知礼仪、知廉耻、知谦虚、知恭敬、知忠厚的人。这样,在我们继承传统,发扬传统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弟子规心得体会一千字篇5
这学期一开学,老师就让我们背诵《弟子规》。刚开始背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并没有深入的去理解,可是通过一次次的背诵,再加上老师的讲解,我慢慢体会出了这本书中的许多道理
我们就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入则孝》主要体现了一个“孝”字,读了之后,我感到自己十分惭愧。原以为自己还是个孝子,经常为父母做家务事,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父母每天辛辛苦苦挣钱,对我总是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只要是我想要的东西总是想方设法的满足我,我心里从来也没有什么想过感激,甚至没感觉到一丝的不舒服,反倒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有时还埋怨他们没有别人的爸妈有本事,挣钱多,我真是太不孝顺了
?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读了《谨》,我知道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我作为我们小学生要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同学有什么意见要当面说出来,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弟子规中还我们要讲诚信,有爱心。但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余力学问》中的句子,当我读到“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我每天要耽误多少时间啊,老师为了我的功课多给我补课 我还觉得他耽误了我的休息时间,我有空就偷偷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一直到很晚,星期天不想做作业,与《弟子规》对照一下,我彻底的知道自己错了,,人常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以后我一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读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尊老爱幼,什么叫孝敬父母,什么叫勤俭节约,什么叫宽容大量……这一切一切,都是读《弟子规》给我带来的收获。《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像一盏红灯,给我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