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考作文5篇
每写一篇作文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与感悟,作文的构思逻辑严谨,更是情感的共振与交流,下面是28模板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安徽中考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安徽中考作文篇1
我的爷爷是个老师,圆圆的脸,阿弥陀佛一般,每天都笑眯眯的,一副慈祥随和的样子。
其实他以前受过很多的苦。
“爷爷,大家都说你以前很苦,你告诉我好不好?”我好奇地缠着他问。
“呵呵,孙子,人啊,要向前看,那些苦啊,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不提了。
爷爷看到你们现在开开心心的,爷爷就高兴,就忘了以前吃过的苦啦!”爷爷摆摆手,依然是弥勒佛的样子。
在我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和我的表弟一起在外边看放鞭炮,每次都叫着笑着,爷爷见我羡慕,就赶紧给我去买,教我小心地点燃,每次鞭炮噼里啪啦响着的时候,爷爷就和我一起哈哈地乐着,捂着耳朵躲得远远的,那时候,天真的我还真的以为爷爷也和我一样喜欢放鞭炮呢。
直到一天,我在地上捡到一个小的鞭炮,是在别人的连环响的上面掉下来的,我偷偷拿出爷爷的打火机点燃,想不到刚点燃它就“啪”的一声在我的手里炸了,又烫又痛,火辣辣地钻心疼,我放声大哭。
爷爷闻讯赶来,一边赶紧给我处理伤口,一边向我的手上吹气,减轻我的疼痛,那种轻轻柔柔温暖拂过手心的感觉,我至今还记得。
爷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赤膊躺在小院里的太师椅上,那时爷爷是多么健壮,我总喜欢去拍拍他厚实的肩膀,摸摸他圆溜溜的肚子。
可是在他故去时体重竟然不满一百斤。
爷爷是牛脾气,明明身体不好就是不肯吃药,家里人劝多了他还狠狠发了次火。
从小到大,我很少看到爷爷发火的样子,那也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爷爷发脾气的样子。
爷爷说生死有命,不想拖累家里人。
爷爷真是执拗,他怎么就不知道我多么希望他一直长命百岁陪着我呢。
爷爷故去的那天我在昆山读书,家里人忙着预备丧葬的事情,等我见到爷爷遗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天,据说爷爷死去的原因是因为喝了点酒在路边走着走着就发病故去了。
也许这就是爷爷的人生信念,潇洒地来去。
在老家,我看到起码有三四十人在家中,爷爷在亲戚中很有人缘,所以有很多人都来看爷爷。
爷爷安详的躺在棺上,婶婶流着泪说爷爷摸起来还热着,应该没死。
奶奶一遍遍的叫着爷爷,想将他唤醒。
那种悲哀与凄惨,让所有的人泪流滚滚。
我在角落里看着爷爷,不断的擦着汹涌流出的眼泪,沉默地看着爷爷安逸的微微翘起的嘴唇,觉得他仿佛在睡梦中一般,愿爷爷做个好梦。
爷爷,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安徽中考作文篇2
母亲突发急病住院,做了个小手术,需要住院几天。刚好我没事,照顾母亲的重任就落在我身上。
忙忙碌碌就到了晚上,虽然是小手术也着实吓我一跳,我刚开始几无睡意,收拾妥当后有些放松地观察周围。一个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床头小柜上竟然放着一些诗词书籍。她是谁?多大了?她是干嘛的呢……
想象着各种组合,不知不觉我睡着了。第二天,我从嘈杂声中惊醒。女孩儿仰躺在摇起来的病床上静静地看书,周围的嘈杂好似全然不存在。意识到我看她,她抬起头来冲我一笑。或许是年纪相当,我们很快熟络起来。她教我古诗,教我绘画;我跟她聊学校里的趣事儿,聊自己的小爱好……
一天,聊起了旅游。终于碰上一个我能发挥的点,我一个劲儿地吹嘘自己的“旅历”。她静静地听,偶尔插几句。她说想去泰山可一直没实现,心想,我不正好有泰山游玩的照片?我在母亲吊瓶完后,就决定回家把照片带过来和她一块欣赏。照片带到她床前时,她眼睛一下变得很亮,仔细地看着那些照片。她每拿一张,我就一边回忆着当时的场景,一边跟她说。尤其那张五岳之尊,她看得很仔细。我在旁边想着,也许是那几个遒劲的大字吸引她了,也许是顶天立地的一种气势。
看完照片后,她教我画泰山,并在边上题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她的笔迹苍劲有力。在她的字里,我看到了远方与不甘;在她的眼神中,我又看到了坚毅与倔强。后面,她不无遗憾地说:“有生之年去一次泰山,就好了!”我顺着她的话说:“姐姐一定可以的!”
一周后,母亲基本痊愈出院。回家途中,母亲说道:“多好一女孩呀,刚考上大学腿却没了……”听到这里,我的脑袋“嗡”的一响,突然想到我没见过她下床走动。想到她那乐观的心态,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几个月后,我的邮箱传来了一张图片:一位失去了左腿的女孩,站在泰山之巅,自信的俯瞰世间万物……
安徽中考作文篇3
每次看到她,不由得眼睛、心头都有些酸涩,她仍是那道美丽的风景……
冬天好冷,刮着大风。天还没有亮,我背着书包要去上学。又看见了她,她仍然拿着那把布满灰尘的扫帚,低着头一声不吭的扫着地,时而捡到新奇的东西,还会捧腹大笑一阵。
扫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新的一天。
她敬业,虽说经常被人瞧不起,但她仍不辞辛苦,始终如一。扫完地后,她会把自己橙色的小三轮放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再将垃圾分类,铲除墙上的“牛皮癣”。若有人随手要扔垃圾,她会立即上前制止。
红绿灯频繁闪动,早班的高峰悄然进行着。轻拍身上的尘土,她默默坐在路缘石上开始享用美味的第一餐——三元的肉夹馍。很小,但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四月的光照,温和却不甚热烈。人人形色匆忙又面迎阳光,像春天的风,轻快而雀跃。她一边嚼着馍,一边看着东边的太阳愈加光明。
接下来就要拾垃圾。早上人还是很多,不一会儿就会有满地的拉圾。她需要拾一个早上才可以。虽然单调,她却说这也是个很好的锻炼。早上她干的都是一些很细微的小工作,到了中午,才是她最忙碌的时候。
她的工作地点离一所学校很近,放学后学生各种垃圾都往外扔。她不高,抱回来的全是比她还高的一堆垃圾,每到这时她也忍不住唠叨几句,工作负担压得她都喘不过气来,但忙完再看着整洁的道路,摸摸自己衣服上绣着的“环卫工人”,她又不由得笑了。皱纹布满了整个脸,藏起了她眼中的辛酸。
一天就要过去了,我放学回家又看到了她。此时,刚放学的小孙女坐在车里读书,奶奶仍在扫地。我以为快扫完了,但一转眼她又去了路的另一边……
扫地,也是这把钥匙结束了她的一天。
奶奶从远处跑来,对小孙女说:“今天又挣了20元,带你去买好吃的。”
月亮出来了,奶奶坐上三轮车:“走,月亮陪我们回家!”
祖孙俩的身影越来越远,融入了路灯中,如同梦镜一般慢慢模糊在夜色中,但她那矮小的身影却清晰地印在我的心里。
我想我肯定会记住这样美丽的风景。
安徽中考作文篇4
今天,来探讨的是古今中外都特别受欢迎的一个话题,就是欢喜。这是与生俱来的一项,为数不多的人的本能,大家自出生来,就有喜欢的能力,和权力。
我想谈及的是,人的欢喜,分三六九等嘛。分对错嘛。当然,我说这个的时候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几年来,不断有关于欢喜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包括但不仅限于争吵,甚至有几次引起了全社会的讨论,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一阵有一阵轩然大波。
不多啰嗦,先摆明我的观点,欢喜。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然不存在什么高低,对错之分。你可以喜欢这个,同时,也并不影响我喜欢这那个。冲突更是谈不上的,也没道理。但是,现实为什么频频因此出现规模大大小小的冲突呢。原因,我自己还是总结了几点,一是我认为,可能由于个人的.极度喜欢,到达了一个极端,导致个人崇拜的现象,褒义词就那么多,出于维护自己所欢喜的物件,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否认,或者污蔑,诋毁对方甚至是其他无辜的。就是说,这是被自己所欢喜的事物冲昏了头脑,失去了理智所做出的事请。若你与其进行争吵,必定会使他恼羞成怒,本来知道自己理亏的,因为你的反击,可能会变得理直气壮,从而导致了一场冲突的发生。
原本,这大可不必,毕竟,欢喜是个好事情,能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充满活力,因为意见分歧闹得谁都不愉快,那就没什么意思了。大家还是遵循着以和为贵的精神,去欢喜着自己的喜欢。
所以,欢喜,还是要掌握个度的,喜欢,谁都可以,但一定要在理智之内, 不影响到别人,在自己的圈子里就可以。
安徽中考作文篇5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都有自己行内的名人。对于我来说,有成就的人并非名人,对人民、社会有贡献的人才能算名人,如我身边的一位劳动模范、工作标兵——呼秀珍。
呼秀珍是位老师,工作30多年来,坚持修改之路,向45分钟要质量,变备教案为备学生,让“死教材”变活,让学生积极参与。
呼秀珍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她的班上有人父母双亡,她便在学习上帮助,在生活上也关心照顾,使学生感到了浓浓的母爱。在1985年冬天,呼秀珍去彬县赛教时,认识了一个叫王昭的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两个月后,呼秀珍得知这个女孩的父亲不幸去世了,便立即写了一封长信安慰她,鼓励她好好学习,从此,她们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写信鼓励她发奋学习,走上自强之路,一转眼十年便过去了,王昭去意大利进修时看望呼老师,尽管十年未见,但呼老师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并高兴地告诉大家:“这是我彬县的女儿王昭。”……
呼秀珍家里并不富裕,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几件陈旧家具,然而在月工资只有32元时且在有两个孩子的重担下,捐了40元给安康灾区,34年来,他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捐了多少线,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教书育人德为本,德的核心是爱字,”这是呼秀珍说的,他也这样做了,桃李满天下,把更多的母爱给了学生。呼老师做了那么多奉献的事,是个多么伟大的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