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3上心得体会推荐6篇
写心得体会是为了帮助我们记录下生活中的得与失,实用的心得是我们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榜样3上心得体会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1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出类拔萃的优秀者。他们有许多优点都值得我们学习,如: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讲文明、讲礼貌、爱学习、守纪律……这些好品质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的例子。
有一天,我要乘车到住在厦大的朋友家去玩。上了车,大家都是肩膀挨着肩膀,脚尖顶着脚后跟,挤得都无法走动了。
好几站过去了,车上的海洋只少了一部分的“浪花”,我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站了将近10分钟,我的脚已经很酸了。正在我休息的时候,一位老人上了车,我也没在意。就在我不经意往老人的方向看去时,一幕幕感人的场面映入我的眼帘:公共汽车突然来了个紧急刹车,老人一时没站稳,险些倒在了地上。要不是旁边的一位年轻人赶紧下座扶住老人,那位骨瘦如柴的老人肯定得摔骨折。那位老人在年轻人的搀扶下重新站了起来。
那位年轻人似乎怕老人再次在紧急刹车中摔倒,礼貌地扶老人上座。老人感激地说:“谢谢你,年轻人!”不知不觉,车已经到了终点站:厦大站,老人也已经下车了。但是,回想起刚才一幕幕,我想:那位年轻人真是我的好榜样!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的榜样。
还有一天,我和好朋友来到厦大的一个小公园玩。走着走着,忽然,一个年轻人把吃完的香蕉皮往旁边扔,扔了就大步流星地朝前走,理都不理别人愤怒的眼神。
路过这儿的清洁工更加生气,走上前去,强忍着内心的怒火,礼貌地对年轻人说:“你好。请您不要乱仍果皮纸屑。”他一听,不耐烦地说:“去去去,我爱扔就扔!”这一说不要紧,把清洁工内心的火烧了起来:“你不要这么说啊!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么不讲文明,那世界岂不成了垃圾堆?!”那个年轻人被清洁工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就往香蕉皮走去,弯腰把香蕉皮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桶。
那位清洁工说得很对:如果每个人都像他这么不讲文明,那世界岂不成了垃圾堆?!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你看,我们身边的榜样还真不少。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以“榜样”为师当志虑忠纯,坚定信念不动摇。“榜样引领奋进,时代催人前行”,悄然而至的病魔,煽动着死亡的翅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的战士们展现出的坚定理想信念,让人泪目,让人感动。抗疫战争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胜利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为救治患者感染病毒去世的刘智明院长,每天带领护理团队整天身穿厚重防疫服日夜工作的“白衣天使”张宏护士长,疫情期间每天管理着5000多人吃喝用度的“战疫全能书记”杜云。他们无不表现出把风险和痛苦留给自己,把安全和幸福留给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就会得精神上的“软骨病”,作为当代青年更应坚定理想信念,一锤一锤干、一步一个脚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如滴水石穿般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平凡岗位,勇当先锋”,以“榜样”为师当砥砺奋进,坚守岗位不松懈。疫情期间,一本《金银潭日记》火了起来,它记录了这场疫情中,80后、90后以及00后群体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面对突发大事件时,争当先锋模范表率的精神与坚韧顽强的品质。《金银潭日记》制作者汪勇是一名平凡的快递小哥,在疫情严重时,他瞒着家人做志愿者,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带领其他志愿者保障医护人员就餐等,搭建起了一条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线。这展现了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守望相助、坚守岗位的优秀品质,青年干部要有志存高远的抱负,也要有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心态,既要担得起重担,也要放得下浮躁,做到甘于奉献、处事不惊。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不能只喊响亮的口号,要有水滴石穿的坚定信念,要有平凡岗位勇当先锋的榜样精神,要有勤奋上进、常学长学的优秀品质。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3
一、案例描述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对儿童幼小的心灵来说榜样与范例的作用就象太阳光一样重要。幼儿爱模仿,好学榜样,教师在体育活动中为孩子树立榜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的孩子活动能力强些,有的孩子活动能力弱些,但这没有什么关系。让幼儿教育幼儿,让能力强的和弱的幼儿在一起。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快能作出反应。弱的在一边看后,也会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也就能提高模仿运动技能。如在“爬过小隧道”环节中,能力强的幼儿能够尝试全身趴在地垫上,降低身体的高度,来化解活动中的难点。能力弱的幼儿看一看也会马上学样跟着爬过去去,几次一来,就慢慢地也就掌握了这一玩法。又如在走有些难度的平衡木时,能力强的幼儿会双手平举平稳走过,能力弱的幼儿不会,能力强的幼儿马上会说:“是这样……”于是能力弱的幼儿向他们学习做动作,或者在他们的帮助下走过。像这样幼儿互为榜样的方法,对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他有着自豪感,觉得自己帮助了别人而产生、愉悦的情感。而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他没有负担,不必担心有人会说他,他也能安然处之。同时也会为自己对了、成功了而感到高兴,产生愉悦的情感,继而对户外体育区域活动充满兴趣。
二、案例分析
我们班的户外区域活动设置的是“小乌龟送礼物”的游戏情境,旨在锻炼幼儿负重爬的能力,并体验户外游戏的乐趣。本月的活动实录主要记录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做的比较好的地方,二是活动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乌龟”的行动主要是爬行为主,在这一方面,我们不仅仅是锻炼幼儿爬的能力,还让他们背上了小书包,一来是为了让幼儿练习负重,二来是背部多了一层障碍,特别是在爬过小隧道这一环节上也就增加了难度。挂在小椅子上的橡皮筋的高度,对于没有负重的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可以跪着爬过去。但是加了背包之后,再跪着爬就有些难度,孩子们的背包常常会被橡皮筋勾住,导致无法前行。这时候孩子们各显其能,聪明的孩子尝试全身趴在地垫上,降低了身体的高度,虽然前进的速度慢了,但却是化解了难点。有的孩子是第一次尝试像这样“匍匐”前进,对他们而言这一环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
然而我发现在我们成人眼中和脑中设置的游戏情境,在幼儿这里却只是看到了简单的体育器材,尽管孩子们能够按照活动流程玩下来,但是在脑海里却想象不出我们所设置的情景。和其他老师交流起来,如果不是在得知游戏名称的情况下,也很难猜测出游戏情景。对于这一问题,还需要我们成人花更多的心思,或是增添乌龟壳等道具,让幼儿穿在身上;或是把户外场地布置的再逼真一点,让孩子们真正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想将这些不足之处改进后,幼儿会更喜欢户外区域活动,也能更好地体验游戏的乐趣!
三、案例反思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幼儿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4
?战“疫”下的英雄“画像”】
观看了《榜样5》,我们都对“英雄”一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何谓“英雄”?何为“英雄”?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先生把他们称作民族的脊梁,而我们通常把他们称作为“英雄”。在举国抗疫过程中就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他们的身上蕴含的民族大义、为民情怀和不平凡的人生路,镌刻出一幅幅生动的英雄“画像”。
英雄的身后是民族大义。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说:“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市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纵观我们在这场战“疫”中,各行各业举国之力第一时间支援、国内外华人踊跃捐款,超市有序排队购物,腾出酒店宾馆,建立方舱医院。火神山、雷神山在短短10天完成,中国速度让世人为之关注和感叹,西方主持人曾在电视节目中说到:“没有别的国家能与之匹敌。”他们凝结了爱国的集体,满腔热血诠释了“英雄”的意义,先国家、先大家的背后正是民族的大义。
英雄的心中是为民情怀。钟南山84岁高龄奋战在疫情第一线,他的背影和短短的几句话,湿润了双眼,感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骑自行车“95后”女孩,用手机导航和一辆自行车,骑行四天三夜,辗转300多公里,为的是能尽早赶回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武汉抗疫前线连续奋战、一月之间就白了头的邱海波说,越是艰险越向前,重症病人在哪儿我就在哪儿……英雄是为了节省一件防护服,夜晚和衣蜷缩在地板上的医务工作者;是各个路口中无论风雨,24小时值守的志愿者;是一声令下,全国“一动不动,钟南山让动才动”的全国人民……英雄是你、是我、是他,他们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滋养了初心、诠释了担当。
英雄的脚下是不平凡的人生路。在突入其来的疫情之下,一个个闪光的平凡人汇聚成战“疫”的洪流,传递着温情、感动、希望、力量。“我不伟大,也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是党员我先上!”“只要能为抗击疫情处理,再苦再累都不怕”“疫情紧迫,我没时间想自己”……这是许多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心声。他们有医生、护士、后勤、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他们戴着口罩,我们看不见他们的面孔,也记不起他们的样子,他们也许就是曾经在人群中与你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但我们知道他们平凡的人生里,有过不平凡的奉献,面对疫情,他们虽生而平凡,但无畏前行,彰显了英雄精神,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5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08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榜样3上心得体会篇6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急战,也是一场硬战。急难险重面前,最能考验干部。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为什么有网友会心生“把某某干部借给我们”的想法?就是因为疫情面前有的党员干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敢打硬战、能打硬战、善打硬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生动写照,这样的“疫中人”纷纷得到肯定、得到认可、得到信赖。
敢打硬战的“疫中人”——“真情实意”。疫情防控是一面镜子,谁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临阵患上“软骨症”,谁不皱眉、不低头,挺着脊梁往前冲,看得一清二楚。这看那看,敢打敢拼最“耐看”;这书那书,敢打敢上就是“请战书”。敢打硬战的“疫中人”,敢挑最重的担子,敢拔最硬的钉子,体现的是一种骨气、硬气和大气。敢打硬战的“疫中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奔赴一线,敢上火线,是言行写满宗旨意识、心中装满家国情怀的人,是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大写”的人。
能打硬战的“疫中人”——“尽如人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这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中,是停留于“纸上谈兵”,还是披挂上阵在一线“短兵相接”?是“散兵游勇”的表现,还是展现“精兵强将”攻城拔寨的气魄?这些都是体现党员干部的“作战能力”。“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能打硬战,需要党员干部再接再厉、英勇斗争,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上,哪里有险情哪里冲,越是艰苦越奋斗,越是艰险越向前。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能打硬战,还需要党员干部强化担当、精准施策,对新困难新问题会用新办法,敢用硬办法,拿出实招硬招真刀真枪地干,把每一项工作做细,把每一个环节抓实,采取更大的力度、更果断的措施啃下一个个“硬骨头”,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善打硬战的“疫中人”——“有心有意”。英勇还要善战,善作还要善成。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因此,疫情防控要有“一盘棋”的思想和“一张网”的思维,这是善打硬战的表现。善打硬战,就要善于引导群众,善于整合各方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政治优势,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要善于沟通协调,科学排兵布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对各种“拦路虎”“绊脚石”能及时一一有效予以处理,做到逢山开路,遇河搭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