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拥有一份完整优秀的教案是很有安全感的,如何让老师的课堂更加吸引人,提前写好相关的教案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28模板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1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cai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老师今天想带你们回到老师的童年时光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那就请你们闭上自己的眼睛,老师要开始念时光咒语了!
(师唱《摇啊摇》)
师:睁开眼睛吧!瞧!这就是老师的童年哦!看看我们在玩什么哦?
(课件出示同年玩耍的画面)
你们小时候都爱玩什么呢?
生:跳皮筋、踢毽子、丢沙包……
师: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老师真羡慕你们啊!那你们知道吗?这还有一群台湾的小朋友,他们童年爱玩的游戏我们可都没有玩过哦!你们猜猜那是什么游戏?
(课件出示“猜谜”的画面)
生:他们在猜谜语!
师:对极了!老师这里也有几个他们编的谜语,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聪不聪明,能不能猜出他们的谜底!
(课件出示:带节奏的前四句歌词。)
a:x x x x· | xx xx x x o | x x x x x |x x x o ||
什么圆圆 , 在呀 在天 边哟 ?什么圆 圆 在 河 边?
b:x x x x· | xx xx x x o | x x x x x |x x x o ||
什么圆圆 , 街呀 街上 卖呀 ?什么圆 圆 在 眼 前?
师:让我们带着节奏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猜猜这些谜语的谜底吧!
(生猜谜语)
二、 初听歌曲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给这些谜语猜出了这么多的谜底,老师真佩服你们!你们想知道台湾小朋友的谜底吗?
生:想!
师:台湾的小朋友不仅会编谜语、猜谜语,而且还把猜谜游戏编成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这首歌,自然就知道他们的谜底了。
(cai播放歌曲)!
生:月亮、石头、鸭卵、镜子。
三、 复听、学唱歌曲
1、师:你们的耳朵真灵!只听一次就知道答案了!这是一首台湾民谣,哪位小朋友知道台湾在哪里呢?
(师生探讨台湾的地理位置,并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台湾当今的局势)
师:小朋友们又增加了一些新知识,但老师还想考考你们,请你们再听一次歌曲,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听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生再听歌曲)
生:平和、悠扬地!想到他们好像在摇船!
师:回答地真棒!我们也一起来做做摇船的动作,感受一下吧!
2、三听歌曲,分小组组成船形,跟音乐节奏做摇船的动作。
3、学习陈词“嗨呀罗的呀”
师:小朋友们,在划船比赛的时候要注意动作整齐、统一,怎么样才能办到整齐、统一呢?
生:喊一些口号!比如“嗨呀罗的呀”。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来 学一学,划一划吧!
4、师生对唱谜语歌。
师:老师也想唱一唱这么好听的歌,但我想让你们跟我一起配合,我问你们回答好吗?最后两句咱们一起合唱。比如:我唱 什么圆圆在天边, 你们接月光圆圆在天边。
(师在对唱的同时表演简单的舞蹈动作,学生自然跟学)
5、分小组对唱歌曲
四、歌词创编
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歌曲,你们能不能自己编一些谜语,然后把它们也编成儿歌呢?只要改变歌曲前四句的歌词就可以了哦!
1、分小组创编歌词
2、小组展示成果
五、小结
小朋友们,咱们今天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摇船调》,而且还学会了自己创编谜语歌曲,并且编唱我们自己的《摇船调》,最后让我们摇着自己的小船,唱着自己的歌谣一起航行,出发,驶向我们自己的理想吧!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用优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并表演划船动作的形式学习本课歌曲。
3、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重点: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和附点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创设情境
课前播放《吉祥三宝》,学生进教室。
1、师:我们要开始今天的`音乐课了,老师想问问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今天我们也来猜一个谜语!
谜面是: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打一物体)
生:船
教师出示---船的图片
2、师:那你们会摇船吗?(请个别学生做,全体学生一起学一学)
3、师:你们做的真好。(平时的观察真仔细!真棒!)
4、我们的小船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看一看?但在去之前,要接受一个挑战,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思考:如果想让我们的船划的又快,你们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有力度)
教师出示:嗨呀啰的嗨呦,嗨呀啰的嗨呦:‖
师:那我们就把口令加在里面,在划船的时候,试一试?听听谁的声音宏亮。
二、表演歌曲:
1、师:小船划呀划,终于划到了宝岛台湾。那我们去看看吧!
师:台湾的地理位置:它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然后,欣赏到的是日月潭,他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阿里山是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接下来看到的是台北101大厦。他现在是世界第二高楼。508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台北故宫博物馆,这是堂馆里的玉白菜和东坡肉。这是台湾小吃,有名的卤肉贩。而华西街观光夜市为台湾第一条国际级观光夜市。有各式各样美食,从现捞海鲜、台式小吃、面食、日式料理,一应俱全。而台湾小朋友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你听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谁还听到了不同的?谁的聆听能力更强?)------播放歌曲《摇船调》。
生:猜谜语、对歌(你听得真好,太仔细了。)
2、师:今天我们就和台湾小朋友一起来唱这首台湾民谣《摇船调》。
3、师:其实摇船调是小朋友一边摇船一边唱的歌曲叫摇船调
4、师:请学生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歌词,并想一想从歌词当中你发现这首歌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生:先问后答
5、师: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在歌曲中,你觉得哪句歌词你很熟悉?------播放歌曲《摇船调》。
生:嗨呀啰的嗨呦,嗨呀啰的嗨呦。
师:这就是刚才我们接受挑战时说的口令。
6、师:跟琴的旋律,师生对唱学习第一段。教师唱前四句,学生唱后四句。
师:你们唱的真好。能自己试试吗。
7、师:你们觉得哪句你唱起来比较困难。
8、师:跟琴在心里默唱第二段歌词。
9、师:我们把第二段歌词唱一遍。
10、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结尾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分别来唱一唱。(跟琴唱)你发现第二个结尾这时候小船怎么样了?你把这种感觉来唱一唱。(引导延长感觉小船远去)
11、师:我们把这首歌曲完整的唱一遍。
12、师:接下来我们就采用先问后答的形式分组问答。我来分一下工,两组问?两组答?(看看那组唱的优美动听)
三、拓展延伸:“对歌”游戏。
师:瞧,台湾小朋友向我们喊话了:哎,来对歌啰!你们敢接受挑战么?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小船对歌喽,老师一边划一边走,我停在谁的船边上谁就来唱歌,准备好了吗?
1、师;我们把船分成四艘,分别为少年号、火炬号、希望号、和谐号。记住:该谁演唱谁起立。(教师分别选出各组船夫,发船桨给他们。)
2、动作协调一致、歌声优美,表现力强。
四、创编歌词:接下来我们就用不同的谜语来创编不同的歌词,什么弯弯在呀在天边呀?什么弯弯在河边?什么弯弯街呀街上卖呀?什么弯弯在眼前?
生:月牙弯弯在呀在天边呀,小船弯弯在河边。香蕉弯弯街呀街上卖呀,睫毛弯弯在眼前。
五、教师小节,渗透教育。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一、了解“对唱”形式
二、学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摇船调》,感知童稚、风趣和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小儿猜
谜、游戏和逗趣的种种乐趣。
二、运用模仿、比较、小组学习、即兴创作等方法,在聆听、体验、创造的过程中
欣赏、学唱并表现歌曲《摇船调》。
三、初步了解“对唱”形式;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自然的气息和
断连对比的方法,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重点】
能正确演唱歌中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并且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明亮、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自然的气息,断、连对比的方法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客家儿童活泼、欢乐的对歌情景。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一)欣赏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心想唱歌就唱歌》
(二)讨论、提炼、总结: 过渡语:画面定格的这个人,你们认识吗?就是来自广西壮族民间传说人物,被大家
尊称为“歌仙”的——刘三姐。
二、认识客家
(一)静听客家民歌《撑船调》片断
(二)学生思考、交流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吗?
(对呀,它和刘三姐的选段一样是活泼、欢快、热烈)
三、学唱歌曲《摇船调》
(一)静听歌曲《摇船调》(注意学生聆听时的状态、表情)
(二)欣赏歌曲《摇船调》第一段(播放媒体动画第一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4
课题: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摇船调》;听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教学目标:
1、学唱并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
2、通过收集谜语,把谜语修改创编成《摇船调》的歌词。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摇船调》
教学难点:把谜语改编歌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摇船调》;听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一、组织教学
1、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音乐做摇船动作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学唱新歌
1、我们一起摇到了外婆桥,外婆请小朋友猜谜语。(老师打扮成外婆的形象)
2、出示:什么圆圆在半天?什么圆圆街上卖?什么圆圆在河边?什么圆圆在眼前?
3、学生猜。
4、出示第二段歌词,并且老师弹琴范唱。回答刚才的谜语。
5、这首《摇船调》跟我们上节课欣赏的哪首曲子一样的形式?是怎么样的?
6、学生说。(一问一答对歌的形式)
7、播放,再次感受歌曲,随音乐做摇船动作。
8、学生随琴学唱,即时纠正错误。
9、男女生相互对唱。
三、介绍京剧
1、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剧。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的国歌。熊猫是中国的国宝。
2、 京剧是非常美的艺术。京剧有迷人的脸谱。脸谱上有美丽的颜色和图案。京剧有美妙的音乐。铿锵锣鼓使人精神振奋。京剧有多彩的服装。色彩鲜艳,式样各异。
3、 京剧的脸谱很有特点(画几个脸谱让学生观赏)红脸、黑脸一般代表正气凛然的好人。绿脸、蓝脸一般代表绿林好汉或坏人。白脸一般代表阴险、狡猾的奸人。金色的脸代表神仙和妖怪。
4、 现代京剧
(1) 用京剧艺术来表现的人和事。如现代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都是现代京剧。
(2) 听赏时可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红灯记》的故事情节。由于唱段较短小,可让学生反复几遍,以了解唱词的内容。
四、创编歌词
1、我们唱完了外婆给我们出的谜语,一起来猜猜我们自己的谜语吧!
2、交流收集的谜语。
3、小组合作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教师巡回指导。
5、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6、评议。
四、结束部分
唱着新编的《摇船调》出教室。
课题: 第3课 我们的朋友(二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荫中鸟》;学唱《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荫中鸟》,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习顿音记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唱《荫中鸟》;学唱《顽皮的杜鹃》
一、欣赏《荫中鸟》
直接导入。
欣赏《荫中鸟》中间部分的片断(各种鸟鸣声的片断),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
设问:你听到什么动物鸣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这是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热爱之情。
3、聆听《荫中鸟》。要求听完后,说说你的想象及乐曲所描绘的画面。你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你能模仿吗?
4、设问: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二、学唱《顽皮的杜鹃》
(一)范唱导入
(二)接唱旋律
1、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老师唱1 3 5句,学生唱2 4 6句。
2、男女生接唱。
(三)带入歌词
1、师带入歌词唱,生当杜鹃填唱“咕咕”。
2、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
3、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四)歌曲处理
1、师:老师这里有两种歌声,请你们听一听,哪一种是小朋友和小杜鹃,你是从哪些地方区别的?你能用歌声表现吗?
2、处理歌曲的结尾
3、处理歌声,并简单了解奥地利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宝贝》,三年级下册音乐备课教案。
2、认识并打准符点音符,并了解连音线的作用。
3、通过编创和表演《快乐宝贝》,开发同学们的聪明才智。
4、了解有关足球宝贝、篮球宝贝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的部分知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陶冶学生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并打准符点音符,并了解连音线的作用。
2、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快乐宝贝》。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歌唱、表演和创编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同学们踏着节奏进入音乐教室,边唱边拍手,师弹奏钢琴,师生相互问候)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音乐小站!大家高兴吗?
2、师:请看电视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生:笑脸,
师:当你露出笑脸的时候,你是一般是什么感受?
生:高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听起来令我们比较开心的歌曲。
3、初听歌曲,谈感受。
师:请听录音,回答我的问题:1)你有什么感受?2)、这首歌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动作表示出来。
生:听起来比较得开心,很快乐。像跳舞的感觉。这首歌曲不仅有唱的地方,而且还有说的地方,还像是一唱一和。
师:同学们回答得太精彩了!
4、为歌曲起名字,揭示课题。
师:谁能给这首歌曲取个好听的名字呢?
生:快乐的孩子们等
师:大家觉得那个名字更好呢?请翻开书第四页,这首歌的名字是《快乐宝贝》
二、表演歌曲:
师:大家刚才已经说了,这首歌曲是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跟着乐曲的节奏,用身体打出节拍或者为歌曲编上点动作。(同学们表演)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老师也编了一个律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吧!(师生表演)
三、学习歌曲及相关乐理知识
1、学习歌词。
1)整体读歌词。
师:大家能听着音乐按照节奏读歌词吗?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表演歌曲。
2、即兴编创歌词表演歌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2、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学过程: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 2 3 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10.评价小结。
猜谜语活动
1.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2.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3.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4.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5.单元小结: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6.老师引导,这首谜语歌曲的答案并不止与此,大家还可以将自己的答案也放到歌里唱一唱。 每个小组合作讨论一组答案。(重点)
7.除了改谜底,同学们还可以试着根据歌曲自己想想其他的谜面来改编歌词。(只要让学生尝试着改出一到两句就可以,不要使学生觉得很难,创编也应该是个轻松快乐的过程)
8.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9、教师小结
